.jpg)
五分钟洞悉一周地产投资信息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本期热词】
无理由退房 互联网+ 赶集与房多多战略合作
【一周财经】
☆“互联网+”成国家战略 三领域(金融、医疗、农业)贯穿年内主线
☆李克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发挥支撑作用
☆财政部: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
☆统计局: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7.0%
☆证监会:规范两融业务非打压股市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50% 产业结构变化明显
☆3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5.8%
☆1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 增长8.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续第十个月上涨
☆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8.36% 超同期CPI涨幅
【一周地产】
☆国土部:住房供应结构与土地供应联动 不搞饥饿供地
☆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 同比增8.5%
☆互联网房产中介异军突起 降佣金产生鲶鱼效应
☆70城房价上涨城市增至12个 北京3月环比上涨0.3%
☆二手房新政首周 北京营业税减了1.56亿
☆上周北京新房成交量降价稳 连续十月库存超8万套
☆上海已发放公积金贷款家庭不得再增加额度
☆82家上市房企净利润860亿 利息支出347亿净利40%
☆房多多与赶集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房源换流量
☆恒大首推无理由退房 即日起正式全面实施
【微信微博】
【任志强:“330新政羞羞答答,不太好”】330政策是一个羞羞答答不够好的政策。为什么这次没有国务院的政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可以看出很多地方政府还在担心,有没有权利按照部委的文件,去否定之前发布的文件?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办法把它变成可以实施的具体文件的时候,怎么能看到政策的效果呢?所以我并不是像某些新闻单位吧那么乐观。
【叶檀:提振经济需要信用而非刺激再刺激】从金融到实体市场,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信用才是根本,而不是刺激政策。信用与提振经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才是中国经济能否升级换代的关键。
【苏鑫:从互联网冲击看布满荆棘和机遇的白银时代】过去我们看待房地产这个行业是二维的逻辑。政府注入了多少货币、房价涨了多少、地价涨了多少等等,说到底也仅仅是供给与需求两个变量。但现在额外添加了互联网这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因子。在未来几年,房地产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过程中,互联网因子的扰动势必会带来风险和机遇。
【一周聚焦】
【 恒大“无理由退房”对楼市影响几何?】
近两日地产界真是热闹喧天,重磅当属恒大宣布自4月16日8时起恒大全面实施全国所有楼盘住宅 “无理由退房”,此消息一出便引起激烈讨论。这项政策的实施是会引起退房潮,还是会增进购房人信心,促进购房需求积极入市呢?对此,业内专家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杨红旭认为:2014年房地产市场降温之后,各家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在渐渐加剧,恒大推出无理由退房的政策,其实也是一次品牌营销。另一方面,恒大能有如此大手笔,也有加快出售,回笼资金的考虑。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购房者选择无理由退房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目前市场成交大部分为期房,这种情况下,购房者从签约到收房起码需要1-2年时间,大部分需要支付10%-15%的按揭贷款利息或者是资金成本。另外收房前,还有3%-5%的税费支出,如果选择退房,这部分将成为购房者的损失,因此未来出现退房的可能性不大。
推荐阅读:
恒大无理由退房创设了一个楼市投资认购期权
苏鑫:从互联网冲击看布满荆棘和机遇的白银时代
【箴言】
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 别林斯基
【高和分享】
“高和分享”邀请了当代知名的独立作家进行撰写或推荐一系列具有深度洞见的精品文章,作家成员有:何帆、陈冠中、何怀宏、许纪霖、查建英等。这个平台在噪声喧哗的时代,认真坚持分享有价值的声音。请点击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在“查找公众号”中输入“高和分享”进行关注。
【陆建德:看到一个中国人看不到的中国】
摘要:美国人了解中国细致透彻到了什么程度,很多与新闻出版有关的人士,其实还不大知道。通过海斯勒的眼睛来观察我们的基层社会,会发现很多我们习而不察的文化盲点,而这种盲点揭示了令人非常不安的对待同胞的态度。读《寻路中国》的时候,有一个作者在浙江目睹的细节,让我不能忘怀。他在瑞安看到民警处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位女子骑着电动车与汽车相撞,当场死亡,很多人围观,“所有人都懒得给尸体遮上点什么”。海斯勒将车开到瑞安国际饭店准备过夜的时候,双手依然在颤抖:“停车场上停满了一排排黑色的轿车:奥迪、别克、大众。买家和卖家,商人和干部——外面喧闹的大街上,商店里的霓虹灯标牌焕发出了生机。没有人预料到,这座城市已经少了一个驾驶员。”
☆☆☆☆☆订阅、推荐订阅或退订请发送短信至18911751203,您可以通过此号码提出您对手机报的改进意见。